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点击数:527 | 发布时间:2024-11-28 | 来源:www.huihunhe.com

    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大家的学习年代,大伙都背过各种要点吧?要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常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1.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一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备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个时候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遭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况与外部受力状况决定,与正重压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重压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定义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静摩擦)。

    2.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二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3.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三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视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觉得物体的水平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状况一模一样(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备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依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原因,忽视第二要原因,打造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4.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四


    弹力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

    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些形变比较明显,有些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领会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

    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用途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需要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弹力的方向:与用途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方向沿绳缩短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况、所处地方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依据运动状况,借助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5.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五


    超重和失重

    1.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失重现象。

    2.只须竖直方向的a≠0,物体肯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况。

    3.视重: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4.实重:实质重力。

    5.N=G+ma

    6.完全失重: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重压为零,达到失重现象的极限的现象,此时a=g=9.8m/s2。

    7.自然界中落体加速度不大于g,人工加速使落体加速度大于g,则落体对上方物体产生重压,或对下方牵绳产生拉力。

    6.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六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7.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七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2.物理中,斜率k≠tanα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8.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八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容易见到单位还有min,h。

    3.一般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9.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九


    时间和位移

    时间和时刻:

    ①时刻的概念: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相对于地方、瞬时速度、等状况量,一般说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时刻。

    ②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一般说的“几秒内”,“第几秒”都是指的时间。

    位移和路程:

    ①位移的概念: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地方变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地方指向末地方。

    ②路程的概念:路程是物体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在确定的两点间路程不是确定的,它与物体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位移与路程的关系: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两者都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系。通常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是两者才相等。

    10.物理高中一年级要点必学二复习笔记 篇十


    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影响时,为研究问题便捷,可忽视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水平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

    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状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需要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物体的形状大小与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时就能把物体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每个点的运动状况都一模一样的物体,如此,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状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状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